摘要: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解放天性的内容,觉得有必要记载与讨论,转载过来记录留存。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解放天性的内容,觉得有必要记载与讨论,转载过来记录留存。
在中国最早的表演教学中,用的大概是洪深从哈佛大学学回来的那一套,他的导师是贝克,用的是莎剧训练的一些方法,其中只有一些简单的表演素质练习。49年以后,我国的表演教育师承苏联的斯坦尼体系,在斯坦尼体系中,并没有“解放天性”一说。斯坦尼体系下最基础的表演练习就是注意力集中、少言无言、观察人物、观察生活之类的基础练习。“解放天性”这个概念最早引入到我国的表演教学基础练习中是源于一个人,就是周信芳大师的千金,周采芹,就是后来新版本《红楼梦》中贾母的扮演者。周采芹60年代在英国学得戏剧,当时英国戏剧圈和世界上的戏剧圈里开始摆脱了最早的莎剧训练、古典悲剧、喜剧的一些训练,表演观念有了巨大的改变,出现了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甚至后来的雅克勒考克等一批大师。他们不再将表演仅仅当做一种技术,而是作为个人修养实践的“veihcle”。格洛托夫斯基有个著名的观念,就是表演者是“乘具”,透过肉身的表演,表演者的灵魂接通那个最高本质。这已经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表演观念相距甚远了。格洛托夫斯基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近那个最高本质,只不过是有障碍,表演的训练就是要去除这个障碍。基于这样的理论,他开发出了各种表演训练的方法,后来被彼得布鲁克拿过去通俗化,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表演素质练习。周采芹就是在这样的观念和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中戏表演系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练习,让当时仍闭塞在斯坦尼体系下的中戏老师们大开眼界。加上当时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环境戏剧等理论纷纷被推介出来,没有被很好消化。这样的练习就被中戏老师们称之为“解放天性”练习。说清楚来历和背景,就能讨论为什么“解放天性”的概念在表演训练上是错误的了。我当年也上过类似这种课,让我学猴子猩猩,当时就觉得滑稽,但又做得十分认真。以至于到现在,我都特别佩服一些在舞台上或电影电视上那种演特别二的形象的演员,这得多大的“相信”的能力,我做不到。事实上,天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的遭遇、个性、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都是非常的个人化与特殊化。所谓的“解放天性”概念,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能表演,都有表演的潜质和天赋,只需要用一些手段给它解放出来。这样的观念哪是在说表演,这是在说成佛。佛家里的讲法不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能成佛,只需要每个人找到一个法门去修行就可以了。这个概念将表演训练变得玄之又玄,以至取消了表演,实际上,格洛托夫斯基后来也抛弃了我们概念中的剧场表演,变得更神叨了,跑意大利谷仓里带人行走唱歌去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过程,中戏的表演教学体系中后来取消了“解放天性”这个玄而又玄的概念和实践,代之以更平实的“表演基本素质训练”。遗憾的是,有些在八十年代经受表演教育后来成了表演教师的人还在沿用这样一个不正确的观念。事实上正证明了我国的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水平的薄弱。那么基本的“表演素质训练”有哪些呢,据我个人的观察和总结,包括世界上其它的高水平的戏剧院校,核心的训练就是围绕着注意力集中、行动与反行动或称相互行动而设计和展开的一系列练习。
来源:知乎 作者:cartiw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49545/answer/22095928
原创文章,作者:极云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表演】论“解放天性”》https://www.jyf.me/actbook_whatnature.html